微信掃一掃分享
11月4日,首屆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順利閉幕。為期三天的的大會,大咖云集,坐而論道。
他們既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尹力,北京市長殷勇等領導;也有世界糧食獎基金會榮譽主席肯尼斯·奎因、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校長Arthur Mol、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鐘登華院士和孫其信校長以及先正達集團首席執行官Erik Fyrwald、大北農集團董事局主席邵根伙、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等60余個國家的300余名全球頂尖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等,共同探討氣候變化、人類健康、糧食安全等熱點議題,為推動農食系統轉型謀求更多創新技術及解決方案。
首屆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同期舉辦了世界農業科技博覽會,華維集團與首農集團、大北農集團、牧原集團等企業受邀參加。作為智慧農業、智能裝備領域的代表企業,華維集團全方位展示了數字水肥一體化、數字化高標準農田、智慧灌溉等智能裝備、產品。
華維集團集團董事長呂名禮受邀參加了首屆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開幕式、WAFI世界農業科技創投論壇、設施農業論壇等活動。值得一提的是,華維集團突出重圍,一舉摘得WAFI世界農業科技創投論壇項目路演“金馬獎”。
這些領導來T18“打卡”
華維集團的展位號是T18,位于首農集團和上海展館之間。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鐘登華,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上海市農委主任馮志勇,上海市農業科技服務中心主任沈悅等領導,以及世界糧食獎基金會榮譽主席肯尼斯·奎因等外國嘉賓蒞臨華維集團展館“打卡”。
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鐘登華院士(右一)向嘉賓介紹華維集團
上海市農委主任馮志勇蒞臨華維集團展館參觀指導
上海市農業科技服務中心主任沈悅(右一)蒞臨華維集團展館參觀指導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蒞臨華維集團展館交流
世界糧食獎基金會榮譽主席肯尼斯·奎因為華維產品點贊
泰國農業大學副校長、坦桑尼亞農業大學副校長等外賓參觀華維集團展館
一舉摘得“金馬獎”
11月3日,WAFI世界農業科技創投論壇優秀路演項目頒獎儀式在北京平谷舉行。華維集團突出重圍,一舉摘得首屆WAFI世界農業科技創投論壇項目路演金馬獎,證明了華維集團得到國內外投資機構、農業創投基金的高度認可。
世界農業科技創投論壇-項目路演是2023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WAFI)的重要專題論壇之一,并于11月2日舉辦,華維集團董事長呂名禮帶來了《智慧灌溉與可控農業項目》。
現身設施農業論壇圓桌討論
11月4日,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平行論壇之一設施農業論壇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喻景權、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楊其長、哈薩克斯坦溫室協會主席Eytan Ezion等專家就“設施農業創新與未來”發表主題演講。華維集團董事長呂名禮與北京宏福集團董事局主席黃福水、北京京鵬科技董事長顧本家等出席圓桌討論。
設施農業作為一種高度技術化的農業生產模式,通過利用溫室和其他先進設備,無論在光照、溫度、濕度等方面的調控,能夠為作物提供理想的生長環境。但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的領域廣、環節多、鏈條長,需要多方共同發力。
呂名禮指出,目前很多設施農業項目存在“規、建、用”三張皮現象,即規劃一張皮、建設一張皮、使用又是一張皮。“這樣拼湊的項目實施方式,必然會導致設施只是設施、數字只是數字,政府和業主當初投資的一種美好的向往,其實就變成了好看不好用的拼湊式的工程。”
20余年來,華維始終堅持“用科創扎實業的根”,全國擁有四大生產基地,逐步建立起全行業獨特的自主研發體系、成套產品體系和綜合服務體系的“華維三體系”。
呂名禮強調,這些年來,華維不斷進行自我進化,并從務實的經營土壤里自然生長出可控農業模式,并為此組建了匹配的支撐團隊和體系。
他進一步解釋道,所謂可控農業,是將設施農業和數字農業實效融合的全球農業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是智慧農業的本質訴求。這里的設施農業不止于溫室,而是聚合了“政產學研金服用創”八方資源,導入一個系統性、產業化的思維的規劃以及落地性、經營性思維的設計,倡導讓設施適配作物、讓數字賦能設施,讓智慧農業從云端落到地頭。